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、“七一”建党节来临之际,浙江海高控股集团党总支积极开展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党建活动。
为重温红色记忆,弘扬革命精神,激发党员动力,树立先锋形象,促进团结交流,增强同志友情,提高支部力量,2019年6月22日,海高集团党总支书记、中通文博党委书记和海高集团二支部书记在内的共21名党员乘车前往上海开展党建活动。
党建之行第一站,同志们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。中共"一大"会址纪念馆成立于1952年。纪念馆原有馆舍系利用中共"一大"会址所在地树德里的原有建筑。中共"一大"会址纪念馆位于兴业路76号(原望志路106号),是出席中共"一大"的上海代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所,为一座石库门式楼房。纪念馆中陈列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,再现了十九世纪中期以后,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历史以及孙中山、黄兴、秋瑾等早期革命家为改变中国命运所作的探索,集中反映了李大钊、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中共早期领导人开展革命活动、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。
下车到达会址后,熙熙攘攘地全是佩戴党徽的党员同志们在会址前合影留念。党员同志们有序排队进入“一大会址纪念馆”,参观完后,同志们久久不能平复,在思想上对党有了一个更深刻地认识,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,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注定了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,走向辉煌。
在走进这幢老上海风格的石库门楼时, 也见证了中国自此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—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,在那个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,毛泽东等13名热血青年代表在这里秘密开会,指点江山,慷慨陈词,孕育成立了中国共产党。通过参观,这不仅仅是让大家接受了一次党的再教育,更让大家系统的了解中国共产党从建立、发展到成熟的革命历程,进一步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,开阔了视野,增长了见识,使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、洒热血的英雄气概,经历了一次梦境般的心灵涤荡。
红色纪念馆,人生大课堂。瞻仰革命遗址,目睹沧桑巨变,心灵怎能不震撼,思想怎能不触动!同志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,求真务实、脚踏实地、干好本职。在服务发展大局、支持干事创业、牢记民众为本上牢记使命、弘扬正气、崇尚厚德。
党建之行第二站,同志们来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华烈士陵园,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,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。注视着陵园走道两边石碑上刻着的遒劲大字“杀身成仁,舍生取义”,同志们久久陷入了沉思。有许多事虽发生过,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;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。
走进烈士陵园,就可以看到广场中央是红色花岗石纪念碑,纪念碑上刻着江泽民同志题的词“丹心碧血为人民”,它的后面即是巍峨壮观的龙华烈士纪念馆。龙华烈士纪念馆用它的现代科技技术、照片、文字讲解幸存下来的珍贵文物,以这种独特的方式“讲述”了上海地区自1840年以来为中国的独立、自由、解放和革命事业而献身的235名革命先烈、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。
纪念馆中陈列着数百位烈士的相片和遗物,纪念墙张贴着那一张张黑白照片,每一个铭牌上,都讲述了他的个人主要事迹,党的信念和理想。年代虽已久远,但丝毫不影响那充满坚定信念及顽强斗志的眼神,这就是新中国的希望。
在纪念馆的尾段,有一棵大树上面挂满了来参观人的感谢和感想。
时光漫漫,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,稍纵即逝,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,却永远铭刻在心。
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当年抛头颅、洒热血换来的。成千上万“不愿做奴隶的人们”,高唱着“义勇军进行曲”,为了建立新中国,为了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,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下,为了中华民族的绵延流长,他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,毫不犹豫,挺身而出,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,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。面对烈士们,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。
鉴前世之兴衰,考当今之得失。先烈们的大义之举带来了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。我们要以先烈为榜样,发扬革命传统,继承英雄业绩,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,为家乡的建设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,共创美好明天。
两站参观完后,党员同志们乘车返回杭州,结束了这段充满意义的红色之行。